抗战时期,日军对华实施了惨绝人寰的“细菌战”,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日本细菌战犯供述犯罪事实,这一滔天罪行才被公诸于世。抗战老兵、原聊城行署副专员郝化民,是“细菌战”的亲历者,也是受害者。近日,记者采访了郝化民之子郝光,他向我们讲述了父亲亲历的发生在鲁西平原的“细菌战”。
不幸受害死里逃生
“我父亲祖籍馆陶县南拐渠村,1938年2月,我父亲19岁,受抗日洪流的影响,在师范毕业前夕,他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了我党领导的抗日队伍——筑先纵队独立团,走向了革命的道路。”郝光说。
1943年,郝化民在馆陶县抗日政府公安局担任审讯股股长。由于频繁的战斗,县政府经常转移,没有固定的工作地点。农历八月中旬的一天,郝化民随县政府从馆陶北边的马店村出发,夜间行军20多里来到北董固村,在一户农民家住了下来。这家房子虽旧,收拾得倒也干干净净。可是第二天一早,郝化民突然感到浑身难受,头晕脑胀,不一会又上吐下泻,另一名战士也出现了同样的症状。后来才知道,当夜住的那个房屋刚死过一个染上“霍乱”的人。经过一名老中医诊断,郝化民和那位战士都感染了“霍乱”。老中医按照治疗霍乱的方法为他们治疗。而这时,部队又得到消息,最近两天日伪军将对北董固村进行“扫荡”,县政府必须撤离。领导决定留下郝化民和另一个病人,并挑选了两名战士留下来照顾他们。
到了农历九月,郝化民的病情已相当严重,领导已经为他们两人准备好了两口棺材。同时又派人给家里送信。他的母亲知道消息后非常着急,立即前往北董固村,见到他,禁不住哭出声来。后来,几经辗转,郝化民被秘密转移到大名县的沙疙瘩村,在那里治疗休息了一个多月,身体才得到基本康复。
“细菌”过后尸骨遍野
1943年冬天,郝化民向上级要求返回部队,回去之后他才知道,许多老百姓和他一样染上了“霍乱”病。一开始,村里染上这种病的人死了还有人埋,后来死的人多了,就没有人埋了。有的干脆把死人锁在家里,封住门窗逃往外地。当时人们都认为这是霍乱疫情造成的,谁也没想到这是日本鬼子实施的“细菌战”。据郝化民生前介绍,当时,冠县、堂邑一带,受日寇“细菌战”影响,好多村民死的死,逃的逃,鲁西平原尸骨遍野,十室九空。
郝化民每次讲起“细菌战”必然提到他的战友陈自超,每次都是老泪纵横,难以控制。陈自超是馆陶县公安局的一名战士,郝化民染上霍乱后,就是陈自超和另一名战士留在北董固村负责照顾郝化民他们两个病人。陈自超冒着被传染的风险,为病人喂水喂饭,帮助穿衣解手,照顾得无微不致。郝化民一直非常感激这位战友,非常想当面致谢。可是郝化民归队后,却得知,陈自超因为照顾自己也感染上了“霍乱”,不久就离开了人世,当时只有23岁。
“父亲晚年身患重病,可每次他谈起‘细菌战’,都抑制不住满腔的悲愤。他生前多次表示,自己是个抗日老兵,又是‘细菌战’的亲历者、受害者,有责任、有义务揭露‘细菌战’的真相,让广大群众永远记住日军欠下中国人民的血债。”郝光说,“如果老人还健在,他会讲得更详细,我现在只能根据父亲生前讲的进行复述。让广大群众了解鬼子在我们鲁西大地犯下的滔天罪行,以此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同时也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
本报记者 蒲二利 本报通讯员 孙东平 郭月才
转载请注明:金诚集装箱活动房 » 集装箱活动房 » 馆陶南环集装箱活动房(山东菏泽集装箱活动房)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B5编程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